聚集人才纷纷>网游>三国之蜀汉复兴 > 第312章 新增二郡
    扶余国王城陷落了,简单的就好像打一座县城一样。

    虽然扶余国还在南部生育三五个城池,但是已经丝毫无用了。因为大汉军,在刘寻中军不出的情况下,便在十天之内,把扶余国剩余的城池全部消灭了!

    东南亚的小国扶余国,正式被消灭!

    灭了人家的国家,第一步是干啥?那当然是抢劫了。扶余国王和贵族们世世代代积累的名贵物品,比如象牙、犀角、香料沉香木啥玩意的,以及金银等贵金属全都成为了汉军的战利品。还有驯养当地大象、狮虎的法子,跟大汉有所不同的水稻、豆子等新品种农作物,也归了大汉。

    还有就是人力。扶余国被灭国之后,所剩的年轻男子已经不多了。但是为了防止他们造反,刘寻还是打算把他们全都迁徙到北边,让他们去挖矿去。盐矿、铁矿、铜矿都需要挖。还有就是砍树,由于造纸术大兴,需要的树木也在变多。眼下到处都是原始森林,用不着想环保的事儿,只要多多砍树。

    剩下的女人和小孩就留在这里吧,他们可以种田,在大汉官员的管理之下,慢慢恢复元气。

    同时,安排一些军中的老卒、伤卒退伍,在这个地方安家下来,一个人娶几个扶余国的女孩,尽力开展汉人的血脉!

    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官员不够了。因为刘寻把蜀汉的士族都灭了,所以失去了大量的人才。这个时代,士族垄断知识,平民的盲率是极高的,寒门也不多。新的教育才开展一年多,效果也不明显。

    无奈,刘寻只好以实用主义为主,再开恩科,要把大量的吏员提升到有官位的地步。而原本的位置再从百姓中矮子里面拔将军。

    吏员就是官员下边跑腿的,用现在的话说叫基层干部。这些人虽然权力小,但其实才是和老百姓接触的官府中人,在百姓的眼中代表着官府。是百姓能够接触到的官儿。

    因此它们对于百姓更加的了解,对于底层的美好与龌龊更加知道。让他们来当官员,虽然他们识字不多,写不出来好听的诗词歌赋,但如果认真干,那实际作用反而更大。当然了,因为他们很清楚底层的弯弯道道,所以如果作恶的话,危害也会更大。

    刘寻把张护雄留在这里,让他暂时作为这个地方的军政最高长官,然后自己回到天都城去,让朝臣们具体进行这片地方的管理。

    在刘寻回去之前,已经有斥候队向国内传达大捷的消息了,因此除了一路上千千万万的百姓官员的欢呼赞美,回去之后,尚书台还立刻就拿出了对原扶余国地盘的治理方法。

    第一就是,扶余国现在的人居住的太过松散了。什么大部落、小部落、烂城池之类的,分布的乱七八糟。因此第一步,就是派大汉的工匠过去,在那里修建几座真正的、主要的城池,把人口集中起来。

    当然并不是都集中在城池里,那样的话没人进行生产也不行。城池肯定建设在水土丰美的地方,只有一小部分人生活在城池里,城外大片的良田、草地和水域就是他们劳作的地方。

    扶余国原本的城池,如果没有被选中作为新的主要城池,那就变为集镇。集镇周围建立农村。

    这样,就形成了以主要城池为核心,外围包围着集镇和农村的经典郡县布置。那些部落啊,也要打散,按照大汉的需求,变成各个聚居地的百姓。

    这一步,需要军队疏导百姓和官府建造城池、集镇相互配合。

    然后,尚书台给原扶余国的地盘分成了两个郡,比较北边的就叫扶余郡,方便好记。比较南边的就叫南顾郡,意思是我们大汉还会往南边征伐的,不会就满足于一个小小的扶余国。

    还有就是两个郡的战略定位了。扶余郡的定位是内部郡。也就是说他的任务是向大汉朝廷提供资源的。包括粮食资源、矿产资源、人力资源等等。不过这个郡目前才刚刚建立,两三年内很难提供出来东西。不过因为扶余国男子都战死了,所以粮食还够剩下的妇女儿童吃,总算不用大汉国库倒贴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