聚集人才纷纷>都市>宁尘 > 第二百二十九章:佣兵团的猎杀
    天池的碧水清波上,一叶小舟随风飘荡着,宁尘小心翼翼的坐在中间看着眼前的人,身着罗衫的女子时而趴在船舷上去舀起碧水,去为成群的鱼儿欢呼,时而仰望蓝天,去瞧那飞越头顶的候鸟,去捉弄停落身旁的燕雀。远处岸边似有饮水的羚羊,或是麋鹿,女子欢欣鼓舞。宁尘笑了笑很是开心,此刻他方觉得这是人间仙境。

    再两日启程离开时,宁尘拜别大师,“大师,你的话总是能让我疑惑,却又不再疑惑,你该下去走走,后山的花开了”

    夫人忘机送给王诗云她的毡帽和裘衣,临行时不知她们说了什么,只听王诗云言“我已经没了什么值得珍惜的东西,快乐无忧的活着,我只想如此”

    匠人葛罗诺摆渡,自灵山往对岸的不老峰竟行了半日。岸边告别葛罗诺,宁尘躬身言,“大师说,爱恨早就被岁月消磨一空了,你该陪他喝喝茶,即便那只是清水也好”

    葛罗诺开口“年轻人,犯了错不可怕,要勇于面对它,终有冤仇尽散的一天”

    一行三人,再次上路。因为雪崩,道路基本被毁了去,但大致痕迹依然在。艰难翻越着,至日暮时,三人方行至山坳处,回身所见是即将隐没的天池一角。王诗云呆立,望着天池方向依依不舍。宁尘自怀中摸出一个东西来,是他在天池边拾起的五色石打磨成的。用匠人的工具,在阁楼上伴着大师,用一日的时间打磨成的。是天池的形状,似泪珠,闪着五彩的光。

    宁尘径直过去,然后不由分说为王诗云戴上,待宁尘后退一步,王诗云低头看着那五色石痴痴发愣时,宁尘言“若过得不快乐了,你随时告诉我,我陪你回来”

    背着青凌的赐名也开口了,“主人…是个…好人……”

    王诗云笑了,她再次会心的笑了,如头顶上绽放的雪莲般珍贵。

    趟过雪窝,御过孤狼,夜宿山石间隙,依偎在幽幽暗暗的篝火旁。艰难行进三日,三人终于到了挂月埫。有三匹马被拴在那,留下了一顶空空的毡帐,还有干粮和充足的柴火,对于谁这个机智的做法宁尘好生欣慰。

    在挂月埫歇息一日,宁尘问赐名有没有想过自由的生活,赐名摇了摇头。问过他有什么想要做的事情吗?他依旧摇了摇头。再问他在高句丽的生活时,他只呆呆望着火无言。进帐看着熟睡的王诗云,宁尘有了一种莫名的幸福感,那是保护着自己想保护的人的幸福感。

    第二日起行往北路去,一路开阔起来,越行气候越温暖,至草木葱翠处扎营。再一日行近离勃达岭最近的婆罗镇。一入镇中便遇汤阅,黎礼,武玄和少年去病四人。一番相见欢愉自不用说,当宁尘问起他几人为何在这时汤阅答“唐小将军带人往冻城先去了,一路上也好震慑那些北蛮们,我等是留下来等郎君的。等了两日,许鱼和应農几人说是怕郎君下来了没了马和干粮便又回去了”

    “嗯?我们怎么没遇上他?”疑惑毕,宁尘言,“等等看,若久久不来就发烟讯吧”

    于镇中歇息半日,几骑出城,于道上眺望,远远有十几骑靠近,原本已准备发烟讯的汤阅停下手来,待近前,是面蒙纱巾,手持横刀的一群人。双方对峙,对方先开口“天授将军云中王武阳武宁尘?”

    来人说的是汉话,宁尘却疑虑地上前,开口问“来者何人?”

    “受命杀你的人”,战斗便是这样毫无征兆的开始了,汤阅手中烟讯上天,来人便催促言“速战速决”

    宁尘拔出背后青凌,边战便退,护着王诗云,再看他们的目标是自己便言“护好她们”,宁尘正欲一骑冲出去,引着来犯之敌离去,就见远处又有十数骑狂奔而来。待近前已经战到一起,竟是许鱼和应農等人。

    很快便结束了战斗,打扫完战场的应農将手中的横刀递给宁尘言“郡王你瞧,这刀背稍厚,刃宽半寸,这样的款式是前朝上元制的。看这里,这是丙次的标志,这个是配发州道的标志。一般来说,甲次配发都督府及其亲军,乙次配发军所和折冲府。丙次配发前哨守捉”

    “所以说这是陇右道守捉郎的兵器?”宁尘望着应農所指标志问。

    应農点点头,再命人察看其他兵器,皆是同一批次。宁尘若有所思,一旁应農又道“自从安西大都护府废除后,前哨守捉半数废弃,朝廷也没能妥善安置这些人,他们有些往关内谋生计去了,有些人直接加入西府军,所以这些人该是那些废除守捉城的人了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