聚集人才纷纷>都市>宁尘 > 第四章:天乩神老道,原来富贵乡
    “我叫什么名字?”

    “武阳”

    “这里是哪?”

    “神都洛阳二耶的别院”

    “和我一起醒的人是谁?”

    宁尘满怀期待的听着,“大娘子啊!”

    “大娘子是谁?”

    “您的生母,府中主母啊”

    “亲生的?”

    这次轮到月儿白眼一翻了,宁尘彻底绝望了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就这样一问一答,挤牙膏似的一点点的,宁尘整理出了个大概。原来唐朝那个自己叫武阳,出生在一个名门世家,是这一辈的老三,有两个同父异母的哥哥和一个同父异母的妹妹,两个哥哥早夭。

    父亲在武阳未出生前便携妻儿移居江南,至于其中缘由就不得而知了,后每年回来探望老太公一次,每次也只短暂的住一两天便离去了。在武阳三岁时出了变故,父亲身染重病,不治亡故。之后小娘生下妹妹后没多久也跟着父亲去了,之后母亲王氏便携两子归来。

    母亲王氏,闺名王悦君,也是太原府大族,刚满十三岁便嫁给父亲,岁末生下武阳。现在家里有一个老太公,也就是武阳的爷爷的爷爷,名武安,字明德,如今已九十一岁高龄。还有一个二叔,也就是月儿口中的二耶,名希奉,字穆昭。二叔有一女,一养子,女唤潼儿,养子名武凌。

    和武阳同父异母的妹妹小自己三岁,因为其生母生下她不久后就逝去了,是武阳生母武王氏带大的。名唤若梦,和武阳最为亲密。几年前被姑婆叫进宫去了,还未得回来。说起那位姑婆,唐朝,姓武,宫里,让人一下就想到武则天,没错确实是武则天。

    说起两家关系,武则天的祖父武华与老太公是亲兄弟,后虽分房,且武华一宗搬去了并州,但两家同为一族,又都是河东大家,平日里来往密切。武阳他们这一宗本应是嫡宗长房,奈何这一支人丁单薄,幸而有老太公苦苦支撑,老太公为人公道,正直刚毅,在晋地颇有声望,是族里最年长且辈分最高者,因此备受尊崇。

    在武则天与母亲相依为命,被家族排挤的时候也是老太公站出来为她们中和调停,明里暗里颇多关照,继而武则天对老太公以阿公相称,当其掌权后对武阳一家也是颇多照顾。因而武阳家虽然人丁单薄,但名望甚隆。

    要说时代,这会儿是唐睿宗李旦时期,垂拱二年,其实懂点历史的都知道,这时候掌权的是武则天,就是那位天后姑婆。

    在听完这些后,宁尘很快清晰起来,这都源于宁尘现在有一部分雨昔的记忆,那是一个研究历史的学霸记忆,这让宁尘很受用。

    凭着早年的恩情、同族的关系、和世家的底蕴与声望,太公得了一个太子太保的虚职,封明国公,因而人称明公。二叔得了一个太仆寺少卿的职,其养子比武阳大四岁,为人沉稳干练,因为家族人丁稀薄的关系对其也如亲子般疼爱,早年间在军中谋了个怀化校尉正七品下的武官,位列左金吾卫。